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了明确的主要目标,2025—2026年,建材行业将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严禁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发挥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综合标准作用,依法依规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逐步退出。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由项目管理向规划引导转变。鼓励骨干企业联合社会资本,探索设立绿色低碳转型基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低效产能退出。
加快绿色低碳改造。开展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六零”工厂培育行动,发布“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的“六零”工厂评价标准,支持企业开展试点改造。优化建材行业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应用,推动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鼓励建材企业利用自有设施、场地进行分布式光伏、风能发电,提高绿电利用比例。建设绿色工厂,推动水泥等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支持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加大建材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替代力度。推动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在建材领域的利用。启动水泥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份额,配额量与产品产量(产能)挂钩。
《工作方案》提出加强政策支持,统筹用好稳增长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通过城市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绿色建材等政策拓展建材消费。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通过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渠道,加大对重点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及应用的支持力度。